守望麦田 粮安天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发布时间:2023-01-31  浏览:3418


  (一)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小麦作为我国四大主粮之一,长久以来饱受赤霉病、条锈病的侵害,我国几代科学家以及众多农业工作者为守护粮食安全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长期从事小麦重大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带着领着团队破解了小麦条锈病防治难题。


(二)师承相续 两代院士1957年,康振生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的一个小县城,18岁那年他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并被任命为知青组组长。3年的下乡经历,让康振生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7年恢复高考后,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考入当时的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1年,康振生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院士,自此开始了两人长达25年之久的师生情谊。

  (三)东南窑洞 续写传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这里被叫作“东南窑”。顺着一孔窑洞入内,是建于抗战时期,绵延数公里的防空洞。1978年,李振岐院士发现了东南窑冬暖夏凉的特点,于是将这里改建成为了低温实验室,也就是现在的东南窑植物病理实验室,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能够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实验室。如今,“东南窑”已经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模式” 惠及世界迄今为止,由康振生团队建立的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同时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使“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40%,新小种出现频率降低50%,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延长3年-5年,对全国条锈病有效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与有关单位联合构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12个省(市)大规模应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最高成果奖励。


康振生团队陆续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采集并研究了1300多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标样;培养的国际交流生,在当地也成为了重要的科研骨干,真正做到了让小麦优质高产的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五)星火不断 步履不停如今,康振生依旧忙碌,但他考虑更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他不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递给下一代,更是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学子手中。


(六)科学家精神 薪火相传从李振岐院士到康振生院士,再到康院士的学生,科学家的精神在一代一代往下传承。或许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对于科学家精神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永远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