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智库 >> 调研成果

宝鸡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宝鸡市科协  发布时间:2023-03-22  浏览:25321

一、基本情况

(一)科技工作者的人数分布及专业素质

据不完全统计,宝鸡市现有科技工作者18.26万人,其中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者3.33万人,高校科技工作者0.39万人,农业科技工作者0.4万人,科学研究科技工作者3.83万人,工程技术科技工作者7.2万人,科技管理工作者0.16万人,其他科技工作者2.95万人。调查显示,被抽样的宝鸡市科技工作者中男性占比57.1%,女性占比42.9%。男性科技工作者规模高出女性科技工作者14.2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40.03岁,宝鸡市科技工作队伍较为年轻化,后备力量充足。从学历结构来看,其中大学本科占比最大为56.3%,研究生学历占比高达19.7%(硕士研究生15.9%,博士研究生3.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23.6%,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化趋势明显。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基本呈橄榄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中,涉及到无职称的占比16.5%。宝鸡市工程技术(24.3%)和卫生技术科技工作者(23.2%)人群占比较大,宝鸡市科技工作者中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从业者多,占比较大,是宝鸡市科技工作者的主力人群,而科技管理人员占比较小(7.7%)。

(二)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分析

宝鸡市科技工作者对于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59.6%,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占比3.0%。总体来看,卫生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较高,科技管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较低。

(三)科技工作者对待科技产出的态度分析

宝鸡市科技工作者对于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看重专利258人,占比12.2%,看重新技术/新产品1131人,占比53.6%。超过六成的宝鸡市科技工作者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而软科学报告、著作等科技成果重视程度相对较小。这与宝鸡作为工业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定位密不可分。

(四)科技工作者交流与进修状况分析

对于回答是否需要进修或者学习,回答“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8.9%和44.0%,超过八成的科技工作者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渴求强烈。

(五)科技工作者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

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般”40.2%,“不太健康”12.8%,超过五成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五成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心理压力比较大。对于压力来源的回答,首选来源为工作本身(44.0%)。

(六)科技工作者社会参与状况分析

宝鸡市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参与意识有待增强,各种社会参与渠道和能力尚需完善。近四成的科技工作者对科协主要职能了解程度还比较低,原因是平时与科协在业务层面交流不够多,活动参与较少。

(七)科技工作者相关科技政策分析

2010年以来,宝鸡市颁布出台的27份科技工作者相关科技政策中,意见5份、方案5份、办法5份、措施4份、政策3份。从政策出台主体来看,市委、市政府8份,市委、市政府办公室8份,职能部门11份(其中宝鸡市科技局最多,达到6份)。从政策力度来看,宝鸡市科技工作者相关科技政策出台密度大、层次高。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工作者身份认同度不高,归属感尚未形成

通过访谈和问卷样本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科技工作者在其所在领域中的职业身份和角色感比较明确,但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定义自我身份还不够。表现在发挥专长从事科技活动意愿不足,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为科普场馆提供服务不足两成、举办过科普讲座或培训不足四成,没有发挥出科技工作者科普先锋应有的作用。作为科技工作者联系最为密切的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对其了解程度不高,甚至出现将近六成的受访者对科协组织不太了解,从侧面反映出,科技工作者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和归属感。

(二)科技工作者积极谏言献策的热情不高,实践应用结合不够

在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之余,少有结合组织单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实干派”。积极主动向单位提意见建议的不足五成,向政府直接提出建议的则更少,不到16%。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大多相对单一和封闭,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与各种媒体和机构直接打交道的渠道链路太少。同时,囿于平时工作繁忙,很难主动“走出去”参与社会活动,将自己专业领域的成果分享传播出去。

(三)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作者,是在“高压下”工作,幸福感较低,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压力“有点大”、“非常大”,压力源来自工作本身的比例高达45.2%,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心健康状况“一般”、“不太健康”。因此带来的是,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幸福感“一般”。科技工作者当中的医护人员和教师群体,工作具有“高情感性劳动”的特点,是容易发生工作倦怠或耗竭的高危群体。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性质具有“甘于坐冷板凳”的寂寞孤独,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具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执着,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具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不易,这些都是造成科技工作者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

(四)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模式固化,创新活力激发受到影响

科技工作者大多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在调查中发现,从单位用人制度来看,大多属于聘用制,既要走专业技术职称路线,又要聘用上岗,其职业发展往往受专业技术职称牵引约束和限制。科技工作者大多来自传统事业单位(除企业外),工作具有明显“铁饭碗”的特征。还有传统观念对科技工作者冠以“知识分子”的固有刻板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新活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激情。

(五)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动主动性不高,受考核评价影响较大

通过对高校、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重点单位科技工作者的访谈来看,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被动开展科研活动的情况。受访单位现有绩效考核体系中,大多对科研绩效的考核比重较大,试图通过绩效考核撬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即使如此,仍然存在大量科技工作者“躺平”的现状,有些单位甚至抛出逐步实施“评聘分离”“高职低聘”的杀手锏,可见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活动作为兴趣和爱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创新改革新时代科研评价体系,《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陆续出台,似乎给科技工作者松了绑,“破与立”如果没有衔接好,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科研活动“目标盲目化”趋势。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科协组织作用,建立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基础性资源和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真正建立起科技工作者之间以及其与科技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借力打力”,把一部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组成政策解读宣讲团,从科技工作者中来、到科技工作者中去;二是搭建平台,充分激活学协会科技工作者的阵地作用,在各自领域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咨询、培训和科普活动,让科技工作者在本职工作外找到“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三是维护权益,各级科协组织应切实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法规、政策的制定和重大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及民主监督工作。

(二)做好政策顶层设计,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和活力

在国家层面,建议科技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法律,逐步探索并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工作者法》《科技工作者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以顺应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科技工作者的根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在宝鸡市层面,建议科技主管部门整合现有科技工作者相关政策,系统梳理并出台专门政策。

(三)规范科技评价体系,引导科技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

“破五唯”背景下,积极探索科技评价体系,以引导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目标和发展方向。一是要体现多元化评价,科技工作者来源广泛,不可一刀切、一个标准,从此次调查来看,科技成果产出的类型与其从事领域高度相关,破除唯论文、唯专利的固有偏见,打通成果类型评价差异,以过程付出劳动强度、创新程度、应用推广效果、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等为评价依据;二是要体现同行评价,改变现有行政权力机构学术评价的模式,切实引入同行评议、用户评价等,评价更加客观可信;三是要体现本土化评价,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活动生存土壤在各行各业、在地方,成果能否解决现实问题,能否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水平价值高低的重要判断标准。

(四)关注人才身心健康,保障科技工作者的健康和快乐

科技工作者作为“脑力劳动者”,来自工作本身的压力相对较大,身心健康与否是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关键。一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各单位及各级科协组织应建立健全心理辅导职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疏解压力做好保障;二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科技工作者健康大数据,将其作为科技工作者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数据互联互通、动态跟踪;三要做好健康科普工作,调动心理、卫生相关学协会,在每年科技工作者日重点深入科技工作者群体,尤其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做好身心健康辅导、检查和指导。

(五)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挖掘科技工作者的潜能和价值

一是要营造创新创业宽松环境,进一步落实科技工作者企业挂职、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等政策。二是要搭建提升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和平台,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载体作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三是要塑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对于履行科学对社会的责任,保持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引导科技工作者树立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学术诚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证科学工作的质量,促进科学的可持续发展。